报告名称:中信海直(000099)-今年业绩有望超预期,关注通航支持政策
研究员:姚俊,罗嫣嫣
报告类型:公司研究*调研简报
报告日期:20100603
行业/子行业:航空机场
公司名称及代码:中信海直(000099)
投资建议:强烈推荐-A
【内容摘要】
2010年6月1日我们调研了中信海直,交流的主要内容有:
公司未来业务将仍围绕通用航空主业展开,维修业务是未来的亮点。公司已聘请专业机构进行战略规划,目前框架已制定。未来公司业务还是围绕通用航空主业展开,不搞盲目多元化:
1)海上石油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80%,利润的103%,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未来仍是主要发展的业务板块。
2)陆上通航业务:由中信通航子公司承担。去年亏损主要是由于公务机亏损,直升机盈利能力尚可。
3)维修业务:与军方、欧直合作,维修公司的运作已有10年之久。目前规模尚不大,但发展势头很好,年收入增长30%至50%,利润增长20%。考虑未来存量飞机增加(目前全行业有130架左右,军队300架左右),轻资产运作等模式,该业务发展空间巨大,公司将其列为创收的重要来源,我们认为是未来公司的一大亮点。
4)航空培训业务:国内培训紧缺,目前采取与欧直合作的方式。将可能成为公司未来的增长点之一。
公司机队规模占全行业第一,数量占比约20%,市场占有率60%以上。
1)自有21架,其中18家投入海洋石油业务,3架投入陆上通航业务;干租4架,全部投入陆上通航业务;执管7架,其中电视台2架、海洋局2架、海监局2架、南方电网1架。
2)分业务领域看,海洋石油业务投入18架,陆上通航13架(包括干租的4架、执管的7架,另有公务机2架)
收费模式:
1)海上石油:固定月租+小时使用费,价格一年一谈。例如,EC155机型的固定租金在100-130万/月左右。小时使用费约一万多元/小时。与中海油等大客户之间存在油价联动机制,在油价超过一定价位时可收取一定的燃油附加费。
2)陆上通航:直升机采取固定年租包固定小时数+超出部分小时使用费。例如,年租700万包150-200小时。公务机按小时收费,约5万/小时。
3)临时合同:按小时收费,一式一谈。约2万/小时,最低3小时起算。
4)执管飞机:收取固定的年执管费。公司提供飞行员,其他成本均不由公司承担。
欧元贬值有利于公司成本降低,航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约15%。公司航次配件均由欧洲直升机供应。今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下,欧元大幅贬值,对公司降低航材成本构成利好。
低融资成本和优质客户资源是盈利的保证,目前公司的盈利还相对较脆弱。公司前期财务规划做得较好,取得了大笔成本较低的外币贷款,加上本币升值,整体融资成本仅2%左右。相比同业东航集团旗下的东方通航7%的融资成本有很大的优势,虽然这种优势在短期内不会丧失,但倘若公司融资成本上升至7%,则利润基本被吞噬。另外,获取具有支付能力的优质客户资源是通航企业实现盈利的关键。
政策支撑方向很明确,力度也很大,预计年内将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1)低空领域的开放是迟早的事,但主动权在军方,时点上具有不确定性;民航总局层面支持。但决定权在军方,价值取向的不同导致出台时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补贴落实的可能性非常大。民航局今年会有实质性动作,包括给通用航空补贴、基础设施投资等政策性倾斜。
公司存在的资金缺口并不大,但管理层有改善资本结构的意愿。公司今年资金不存在紧张情况。但明年10架飞机到货,购机价款约7个亿人民币。其中国开行贷款6亿港币,折合约5.3亿人民币,资金缺口约1.5亿人民币,缺口其实并不大。
将2010-11年盈利预测从0.29元、0.33元小幅上调至0.31元和0.33元,维持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小幅上调盈利预测主要基于补贴落实、航材成本降低等因素。总体感觉,公司所在的通用航空领域发展前景广阔,未来亦有维修、培训业务等投资亮点。但短期业绩尚难爆发,中性预测公司今年业绩略超0.3元,乐观预测今年业绩尚难超过0.4元。
【摘要结束】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