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评论 书签

银行业2009年1月月报-有效信贷刺激效果将好于90年代末

书签和共享
报告名称:银行业2009年1月月报-有效信贷刺激效果将好于90年代末
研究员:李珊珊
报告类型:行业研究*定期报告
报告日期:20090122

行业/子行业:银行
公司名称及代码:
投资建议:(推荐)

【内容摘要】

09年信贷投放的季度性可能更明显,存款出现活期化。08年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7718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大幅超预期。其中居民贷款回升至05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了新增企业贷款的2/3之强,显示银行投放信贷仍偏谨慎,新增中长期贷款也不低,主要是由于一系列大型基建项目的陆续启动。1季度之后信贷投放存在突然下降的可能,我们判断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比例可能高于往年。存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由于利率下调的累加效应,活期存款占比反弹较明显,继续定期化的空间不大。

剔除剥离核销4季度商业银行不良率略有反弹,但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加强。4季度不良贷款余额继续保持双降。但如果考虑农行7000多亿不良剥离和其他银行核销加大因素,估计不良率略有反弹。这种反弹趋势可能从09年开始会更明显一些。但年末国有和股份制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总体看商业银行已经不存在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缺口,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158.2%,同比上升117.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115.3%,同比上升74.1个百分点。

我们判断本轮政策的刺激效果和有效信贷比例应好于90年代末。1998年开始的政策刺激对社会投资和信贷的拉动并不明显,我们认为本轮政策刺激对有效信贷的刺激将好于90年代末,主要是由于刺激力度更大,企业盈利能力相对实际贷款利率显著高于90年代末,银行股份制改造弱化了政府对银行的行政性干预,民间投资占社会投资比重及银行对非国有企业贷款占比大幅提升。

12月理财产品发行量继续下降。12月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量继续下降,尤其是信贷类理财产品,信贷紧缩带来的发行动机已基本消失,但出于维护客户关系,业务联动角度考虑,银行09年仍会发行一定数量的理财产品。

充裕流动性驱动短期交易性机会。流动性和巨量信贷驱动银行股近期表现较强。相对银行指数,信贷通常是先行指标,银行股上行趋势的确立往往需要资产质量风险开始释放之后,后期仍存在下跌的可能,但银行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稳定估值底线,后期下跌空间也不会很大。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估值偏低的民生银行和业绩确定性较高的北京银行。

【摘要结束】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