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评论 书签

糖酒会见闻录(2010春季成都)之六-郎酒:群郎所过_所剩无几

书签和共享
报告名称:糖酒会见闻录(2010春季成都)之六-郎酒:群郎所过_所剩无几
研究员:朱卫华,董广阳,黄珺
报告类型:公司研究*调研简报
报告日期:20100406

行业/子行业:
公司名称及代码:
投资建议:无

【内容摘要】

成都糖酒会期间拜访了郎酒集团相关人士,并参加其经销商大会,聆听了汪俊林董事长2010年部署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公司发展速度快、上下士气高,甚至发出"群郎所过,所剩无几"的口号。公司尽管决定短期不会考虑上市事宜,我们认为公司的发展模式依然值得研究。

 09年销售远超预期,公司再次调高未来规划目标。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额35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红花郎占据总销量的一半(内部说法为红花郎事业部达到21亿元,老郎酒事业部7亿元)。销售收入过亿的省区办事处已经达到10个,其中四川已超过4亿元,河南已过3亿元,贵州、重庆、甘肃等地都是翻番增长。公司在09年上半年对超高端产品(红运郎、青云郎等)提价10%,9月起又对红花郎系列提价20%,但销售形势基本不受影响。公司因此将2010年销售目标定为50亿元,红花郎的目标25亿元(内部目标则是销售收入55亿元,红花郎目标28-30亿元),并将2015年实现100亿收入的目标规划提前到2012年实现。

 公司能够持续高速增长,固然有茅台拉动酱香型酒消费的原因,自身的优异素质才是关键。在业内最具优势的当属系统化的规划和运作体系。公司在2001年末改制后经过了两年的内部清理、行业解读,于2004年提出"神采飞扬中国郎"的品牌主张,也奠定了目前系统性运作的基础。公司的产品体系、品牌体系、营销体系各自独立,又相互协调,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发展体系。

 郎酒领军人物独特的战略眼光和高效的决策力为公司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郎酒一股独大的治理结构,本是一把双刃剑,但通过公司员工、经销商、媒体等方面的了解,我们认为领军人物汪俊林眼光独特,舍得投入,决策高效,执行有力,恰恰让郎酒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

 我们认为郎酒暂时不上市对于其发展更有利。郎酒现有的模式下,公司可以为长远的收获大幅投入而不追求短期利润;公司领军人物有其独特的战略眼光,保障了决策的正确性,省去了像上市公司那样对重大决策层层审批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决策效率。而其房地产业务和酒业的快速发展,也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用于市场拓展。这也正是公司考虑暂时不上市的主要原因。

 公司高速发展会否造成较大风险?我们认为问题不大。年初的内部总结会上,公司提出健康发展三个关键:1)品牌,要投入重金打造品牌,神采飞扬中国郎,以红花郎为头狼,而不是采取扶持了水井坊倒了全兴这样的隔离品牌模式;2)质量,无论如何要确保质量的稳定,每年增加新的产能,09年起红花郎已经开始控货。3)招商,公司做大不能盲目招商,市场管控要严,不能人家一打款就破坏规则,宁可放弃。


【摘要结束】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