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名称:美国制造业转型案例分析及启示(制造业模式转型研究之三)
研究员:刘荣,蔡宇滨
报告类型:行业研究*专题报告
报告日期:20100830
行业/子行业:机械
公司名称及代码:
投资建议:无评级
【内容摘要】
美国制造业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全球化背景之下,制造业竞争格局发展转变,成本压力、盈利下降、节能环保要求提高,迫使制造业企业开始思考战略转型,这一过程也成就了卡特彼勒、GE等跨国企业的成长。本文通过对美国制造企业战略转型案例及经济背景分析,探索中国机械行业转型与成长之路。
卡特彼勒"一站式服务"赢得市场。80年代,卡特彼勒在日本小松制作所的竞争下节节败退。在经过公司内部调整、生产效率提高、流程再造之后,卡特彼勒开始营建全球化的服务体系,包括代理商的网络布局,融资租赁、物流服务以及再制造服务的全面展开,卡特彼勒目前牢牢把握了其在全球的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地位。
久益环球依靠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细分领域做强。一度面临破产保护的久益环球,依靠自己在采矿设备领域的技术、制造优势,以产品为依托,为客户提供生命周期管理,使售后服务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并确立了自己在采矿设备行业的领导地位。
IBM从硬件生产商成功实现向IT服务商的转型。80年代IBM还是一家传统的制造商,但战略上的失败一度使其濒临破产的边缘。随着IT服务的兴起,IBM通过一系列业务重组、剥离、并购和整合,目前已成为服务、软件和硬件三位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通用电气"全球化、服务、质量"战略赢得高速增长。80年代美国制造业开始走下坡路,通用开始确立服务战略,通过收购兼并,拓展引擎服务,发展金融服务实现战略转型,目前其专业化服务已经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借鉴美国制造企业转型成功经验:纵观国外成功转型的企业,无非是通过收购兼并扩张完善产品链和服务网络,并在顾客价值和服务之间找到了切入点,成功实现转型。如对工程机械而言,"让产品随时处于可用状态"对顾客而言价值非常高,及时的维修和零部件供应很关键,卡特彼勒于是保证顾客在24小时内得到所需的维修服务和零部件。在采矿领域,企业注重的是开采的单位成本最低而不是设备的购买价格,于是久益环球用生命周期管理满足了顾客的需求。
我们认为中国机械企业战略转型可能渗透在几个方面,包括:产品布局战略、区域布局战略、全球化战略、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业服务、金融服务等等。在国内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集集团、陕鼓动力等战略转型起步较早,重视自主研发、战略转型未雨绸缪,抗周期性风险能力逐步提高,这些企业将通过全球战略、产品战略、兼并收购、销售与金融服务战略续写成长的新篇章。
【摘要结束】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0 评论:
发表评论